做自媒体,如何让你的文章有辨识度?
说到“辨识度”这个话题,我先谈一谈自己最熟悉的知音体。
前些年,知音体很是火了一把,也引来了不少人的模仿、套用。它之所以能够流行,很大程度上就是知音体非常有“辨识度”。
众所周知,知音的文体比较简单,但一直深受固定读者的推崇,这就是知音独有的特色,也是内容高度标准化的重要特征。
何谓高度标准化?即有较高水准,呈现较为统一的标示性,因此才具备了辨识度。
列一个简单的公式,那就是:文体简单化+质量标准化=辨识度
新媒体时代做自媒体,我们需要持续的、高水平的输出,要想做到这一点,内容就必须要具有很强的辨识度。
这个辨识度,不但要求内容吸引人,当然,这个内容具体又包括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。内容要新鲜,让读者有获得感;而形式则多种多样,可以是纯故事、干货、观点等等,但万变不离其宗,都是要吸引人的点。
其次,就是标准化。
很多人自媒体大V的辨识度,都是靠看上去很简单的模式,但实际上有一套严格的标准,日复一日,树立起来的。
举几个例子:
咪蒙,成也故事,败也故事。尽管她已经是自媒体的过去式了,但是不可否认,她作为观点文大V,全靠一个一个看上去不同、但规模化、模式化生产的故事,来支撑她所谓的人设。
通过这些指向性强、煽动性强的故事,煽动读者情绪,在打动和影响了受众之后,再通过犀利的观点,来一个二次暴击,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。
讲古代文学,戴建业老师为什么会红透网络?因为他把古代文学的内容,变成了古代文人的故事,从容穿插,诗词变得生动、人性化,历史也变得鲜活。
这是故事的力量,也是故事带给这些自媒体大V的强烈个人辨识度。
那么,作为普通人,我们又该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辨识度呢?
1.律师、法官、检察官等群体:律师分为很多种,其中,刑案律师手里有很多重大案件,这些人,都是案件的直接参与者,掌握很多他人无法企及的资源,所以能写很多案件。
知乎盐选里,很多以律师为当事人的专栏,一个月都获利几万几十万。
这一类人,是职场人士的代表,其他的职场人士,同样可以写自己领域的故事。昔日海岩的小说,涉及到很多案件,如果单纯写案件,他不占优势。他是外行,但他写的是有商场、商战为背景的案件,用他在酒店行业的优势,给这些原本简单的案件侦破故事加持,一下就脱颖而出了。
2.家庭主妇等固定群体:家庭主妇是典型的素人代表,受困于柴米油盐,为育儿等现实问题焦头烂额。
现实太无趣了,所以很多家庭主妇才会向往韩剧里的感情,追梦多了,就能造梦呀!
韩剧的编剧很多都是家庭主妇出身,网络小说作家很多都是宅女,他们有的在现实生活中连沟通都有问题,但在故事里却是一等一的高手。大家文化水平都不低,看的多了,剧情一出来就知道下面是怎么回事。拿起笔,去写一个让人猜不透的剧情。
3.大学生、职场小白等职场人士:这几年职场内容太火了,求职的迫切,谋生的艰难,都可以变成故事,不但一解职场的郁闷,吐槽,还能变成钱。
4.在一定领域内有专业素养的人士:比如心理问题的故事化普及,稿件需求量非常大。
可以这样说,现在的很多专业知识,都需要一种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,为大众所熟知。建立更多大众需求的平台,是很多平台的立身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