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个步骤,养成写作习惯一点不难
1月份的时候,报了书评写作班,每天都写读书笔记。一个月下来,从最开始的不会写,到一个月之后能顺利写出一篇逻辑通顺且有故事的笔记,期间进步不小。
之后2-5月工作实在太忙,写作就停了下来。3个月基本没动笔,现在再次将写作捡起来,发现打开电脑半天也打不出几个字,生疏的很。还真是应了那句古话“不怕你慢,就怕你站”。
做什么事情还是得养成习惯,日积月累才能见到成效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最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粥佐罗在《学会写作》这本书中提到写作基本算是一门手艺,用则进步,不用则退步,经常练手就熟,练得少手就生。
如果想要在写作方面取得一些成绩,或者仅仅是想让自己在工作中写的报告通俗易懂更让老板信服,那长期坚持写作,将写作变成习惯必不可少。
那么如何让写作成为习惯呢?
粥佐罗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对写作的理解,在书中提到了6个步骤,能让我们将写作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习惯,且这几个步骤简单易行。
一、定个目标
相信很多人下班之后,就想躺沙发上刷手机,刷着刷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。写作不是一个生活必需品,它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如果想靠自觉性,自然而然养成习惯,基本不可能。
定一个目标,每天写上几百字。水平差一些的最开始少写一些,水平高一些的可以多写一点。最开始并不要求写得有多完美,能每天动笔写上一些就可以。经过时间的锤炼,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。
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,乌龟虽然爬得慢,但它一直在爬,最终赢了兔子。
定个目标很重要,规定自己每天都写,且定一个可以量化的目标。比如每天写300字、500字等等。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
二、随地写作
我们思维惯性觉得写作应该是端端正正坐在桌前,其实不必要。上下班的地铁上,出租车上,或者办事等待的时候这些碎片化的时间,都可以用来写作。手机很方便,只要有灵感,不管是发语音还是打字,都可以用来记录灵感。
作者粥佐罗就习惯用手机写东西,他运营社群每天需要分享短篇,这些分享基本都是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在手机完成的。
三、随意写作
上学写作基本都是命题作文,自己平时写作就没有命题了。可能有人不知道写什么,其实不必纠结写的内容。想到什么好玩的、看到新闻有观点要表达、听到某个故事有启发等等,都可以写。不必拘泥于一定要写得高大上。
四、保持新鲜
现在新生事物层出不穷,每天都有一些新的东西。保持对世界额好奇心,这样你的写作也是新鲜的。
五、寻找动力
一件事做久了,都会疲惫,写作也一样。当感到没有热情的时候就要寻找动力了。
粥佐罗在书中分享了他对写作热情不够时候,就去寻找动力。这个动力就是去看他喜欢的作者的写作经历,看一下靠写作改变自己的励志故事。
刘润写作24年,最初只有5块钱稿费,现在知识产品总收入早就超过6000万。
《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》的作者Spenser也说,如果没有写作,他要多奋斗十年。
这些故事足以让我们心动。有钱赚试问哪个不喜欢呢?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赚那么多,但多多少少都会有。
六、加入组织
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。写作也是一种学习方式,环境很重要,找到一个组织,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是个好办法。
一群人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,大家都是为了写作,有问题可以相互探讨、相互督促和鼓励,就会成长得更快。跟着大家的步伐,就不会孤单。
之前报笑薇老师的书评班,班上都是一群爱写作的朋友。平时大家会相互交流,也会相互影响。看到同学上稿,自己也会不由自主的给自己打气。如果是一个人自己闷在屋子里写,写久了多多少少会有懈怠,写得烦闷了也没地方发泄,加入组织,一群人打气加油,氛围会不一样。
以上6个步骤,简单易行。它能让写作像吃饭和睡觉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习惯。一旦你熬过了最初的阶段,你将拥有一项终生受用的技能。拥有了这项技能,即便你不去上班了,也能让你有一份额外的收入保障。